九月,秋光瀲滟,金風送爽。有幸成為公司第一期“星火計劃”思創定制化培訓班的一員,與諸位同仁共赴這場思想與能力的淬煉之旅。本月為期四天的學習,雖時光短暫,卻如星火初燃,照亮了管理的迷思,溫潤了品格的砥石。我們沉浸于現代管理智慧的汪洋,重溫延安精神那份“心火”般的赤誠與堅毅,更將黨紀規矩內化為言行中不移的準繩。此番“星火”之訓,非獨授人以漁,更在于點燃我們每個人心中的那團火焰——那是終身學習的信念,是砥礪前行的勇氣,亦是開班儀式上張書記“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殷切期許。此番學習,恰似一場精神上的“曲水流觴”——以“曲水流變,匯流澄鑒”為訓,在思想的溪澗中漫溯,在智慧的清泉里滌蕩,終得澄明本心,鑒照前行之路。
匯流澄明:精神之源與心性修煉
延安精神與黨紀規矩,如同兩條奔涌的江河,在此次學習中與國學智慧匯流,滌蕩心志。
延安精神凝聚自強不息的“心火”。《孟子》言“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延安軍民自力更生的奮斗,與《論語》“士不可不弘毅”一脈相承。這股“心火”提醒我們:在逆境中當如野草,生生不息;在順境中當如活水,奔流不止。黨紀規矩構筑止于至善的“堤岸”。《禮記》云“規矩誠設,不可欺以方圓”,紀律不僅是邊界,更是修身的鏡鑒。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態度恪守規矩,方能達到《大學》“知止而后有定”的從容境界。星火之光彰顯聚散之間的擔當。“聚是一團火,散作滿天星”,個體的嚴謹自律與團隊的赤誠奉獻交匯,方能成就《荀子》所謂“涂之人可以為禹”的集體偉力。
曲水流變:管理之藝與《易》智相通
《周易》有言:“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管理之道,貴在知“變”。培訓中所述的目標動態調整、團隊柔性協作,正是“曲水流變”的生動映照。
“與時偕行”的規劃智慧:古人云“不逆勢,不違時”,制定目標需如溪水繞石,既堅守方向,亦靈活調整。我們將OKR工具與《孫子兵法》“求之于勢”結合,讓團隊目標隨勢而動,而非刻舟求劍。
“潤物無聲”的溝通藝術:《道德經》謂“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管理中傾聽與共情,恰似水之潤下。通過非暴力溝通與“觀其眸子”的洞察,化解分歧,凝聚共識。
“水無常形”的授權境界:學習《韓非子》“授人以柄,不如授人以漁”,將任務授權與能力培養融合,如水流因地制形,激發團隊潛能。
澄鑒致遠:知行合一的實踐之路
“澄鑒”非止于靜觀,更在于明心見性后的篤行。培訓告一段落,正是以行動踐悟的開始。
以水為鏡,常懷謙卑:《道德經》云“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未來管理中當葆有潤澤團隊的初心,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格局賦能他人。
以火為志,持守熱忱:延安精神如星火不滅,激勵我們在挑戰中堅守“石可破也,而不可奪堅”的信念,將困難煉作成長的階梯。
以鑒為尺,慎獨明辨:將黨紀規矩內化為“暗室不欺”的自覺,如《朱子家訓》所言“黎明即起,灑掃庭除”,在細微處砥礪品行。
“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此次培訓,為我的管理思維注入了豐沛的源頭活水。四日雖短,然星火已燃,清流已匯。未來之路,我愿以“曲水”之靈動應對萬變,以“匯流”之胸襟融會智慧,以“澄鑒”之清明照見初心。愿與諸君共勉,秉星火之光,赴千秋之業,讓個人的涓滴努力,終成公司高質量發展的浩瀚江河。


榆北公眾號
榆北視頻號
榆北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