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四種經營理念”落地生花
煤炭產量同比增長29.6%,噸煤成本平均降低2.2%,降本創效超1900萬元,中能袁大灘煤礦以實干為斧,精準打通“四種經營理念”落地新路徑,持續釋放企業發展活力。
科學調度“搶”出硬核效益

“設備閑著就是錢燒著”“空轉1小時,費電2000度!”“搬家慢一天,少產2萬噸!”……該礦調度信息中心主任擲地有聲的話語如“重錘”叩擊著會議室里每一個人的神經。
為避免人工智能應用不當成為企業成本攀升的“隱形黑洞”,該礦通過拆解生產鏈條,剔除不必要操作環節,動態調整生產計劃和快速響應機制,有效減少設備空轉與待機時間,實現生產效能的最大化釋放。
“搬家倒面”作為束縛生產節奏的“頭號勁敵”,該礦通過設備拆解預制化,運輸路線動態優化,安裝工序模塊化,實現“接力賽”式調度,減少窩工等待時間40%。另外,成功研制“膠帶機中間架快速安裝車”和“膠帶雙面頭打扣卷帶機”,實現膠帶安裝單班作業人員減少38%,工期縮短近三分之一。
拆拆拼拼“榨”出真金白銀

清晨的礦燈穿透巷道,檢修工們早已開始忙碌,清潔設備,涂抹油脂……這些看似瑣碎的保養,正是生產系統長年精準運行的根基。
打造“大件專業修、小件自主修”聯動機制,機修廠作為“專科醫院”重點攻堅大型設備、精密部件修復,區隊作為“社區診所”開展托輥、管路件維修等現場快修業務,使設備周轉效率有效提升,實現了“1+1>2”的協同效應。
膠輪式管道搬運車、移動式退錨梯、掘錨機截割滾筒齒座優化……一系列廢舊物資的“基因重組”正在各區隊的創新工作室內輪番上演。該礦通過精細化拆解“退役”設備、專業化修復故障單元、創意化重組閑置部件,讓報廢的舊件煥發“第二春”。據統計,設備復用率達70%以上,每月可創造回收產值達300余萬元。
源頭管控“挖”出煤質紅利

秉持“甲方需求即行動指南”的乙方服務理念,該礦將客戶對發熱量、雜質率的核心訴求轉化為井下生產的精準操作標準。
生產過程中,動態調整采高與層位控制參數,遇到夾矸層時立即“下腰”避讓,在優質煤區則“昂首挺進”,防止割頂割底,嚴格把控架間距,將試圖溜入煤流的矸石牢牢阻擋在外,實施采掘作業面及運輸線路排水全過程管控,杜絕跑冒滴漏。
該礦堅持每個崗位都是“煤炭營銷員”,井下全場景落實雜物攔截、垃圾清理、煤泥隔離等具體舉措,實現了從“量本利”到“質本利”的管理升級,讓每克煤炭的發熱量都轉化為效益增長的“卡路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