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干項目,咱總想著按圖紙施工、保質量進度就行,現在不一樣了,得用營銷思維,盯著客戶需求、算著投入產出,讓每個環節都有‘市場價值’?!绷钠饛膫鹘y施工到“營銷思維抓生產”的轉型,陽木生態公司曹家灘項目部負責人劉強話語間躍動著實踐沉淀的鮮活感悟。從礦區生態修復項目的“遇冷”到“熱銷”,他用一套“營銷式生產法”,蹚出了生態修復項目提質增效的新路子。
剛接手該礦區生態修復項目時,他就陷入“按標施工卻不被認可”的窘境?!鞍蠢戏ㄗ友a植灌木、鋪設灌溉管網,可甲方驗收時直搖頭,樹活了、水通了,就是效果不理想。”回想起首戰受挫的場景,他才幡然醒悟:悶頭按圖紙種樹,和閉著眼做菜不知咸淡如出一轍。 而此前陜煤集團四種經營理念中“用‘營銷’思維抓‘生產’”的理念,恰好為當前需求提供了方向。劉強主動作為,率先將此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帶著團隊跳出工地,扎進礦區找“需求”。連續一周,他申請跟礦區負責人巡查礦區,記錄下“植被存活率要高、后期管護成本要低、能兼顧礦區景觀提升”等核心訴求,摸清礦方計劃申報省級綠色礦山的潛在需求。“這就像做市場調研,摸準了客戶痛點,生產才有方向。”經前期調研論證,劉強對礦區生態修復方案進行針對性優化。方案將普通樹苗替換為耐旱易活的本地樹種,從源頭提升植被存活率并在礦區入口處創新設計“生態修復展示區”,既兼顧景觀營造需求,更為礦方申報綠色礦山提供有力支撐。該方案一經提交,便憑借科學性與實用性,獲得礦方高度認可。 在項目實施中,劉強將營銷領域“品質即品牌”的理念引入生態修復項目,制定“三查鐵規”嚴控質量:苗木進場查樹形、種植過程核株距、灌溉養護驗墑情與成活率,所有環節均以市場標準為硬指標。項目收尾階段,他主動對接礦方,提出“后期管護增值服務”,以此提供超出預期的額外支持。如今,該項目已成為公司“營銷思維抓生產”的標桿案例,劉強也成了同事眼中的“項目營銷能手”。 “生態修復不是簡單地挖個坑、栽棵樹,每一項工程都是架起客戶期待與市場認可的紐帶?!眲姷膶嵺`,正是陽木生態公司以“營銷”思維重塑生產流程的生動縮影。從17個已簽項目的穩步推進,到8000萬元合同額的突破,再到重點項目的提前竣工,陽木生態正以實際行動證明,生態修復與市場價值可以同頻共振,走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新路徑。


榆北公眾號
榆北視頻號
榆北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