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高效內部協同”這一關鍵命題,涌鑫公司積極探索,通過思想革新打破固有壁壘、流程優化暢通運行脈絡、技術創新賦能生產,將協同的強大合力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與堅不可摧的安全屏障,為企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澎湃動力。
凝聚共識 沖破思想藩籬 “高效內部協同”并非簡單的工作配合,而是一場觸及靈魂的思想革命。從管理層對戰略的深入解讀,到基層班組圍繞實際案例的熱烈研討,該公司構建起多層級宣貫體系,通過“理論+實踐”雙輪驅動,將“兩礦一盤棋”的整體作戰理念深深植入每一位員工心中。 隨著沙梁煤礦井下巷道延伸,掘進作業進入多斷層復雜地帶,價值上千萬元的快掘裝備因無法適應這一工況,難以發揮快速掘進優勢,陷入困境。機電運輸管理部與生產技術管理部迅速打破“各管一攤”的傳統思維定式,跨礦聯動,精準摸排安山煤礦生產需求,僅用3天時間便完成設備的拆解、運輸、調試等全部流程,讓設備重新煥發出強大的“戰斗力”。掘進進尺每月同比增長40%,創造經濟效益超過500萬元,成為思想破冰引領行動突圍的生動范例。 智聯中樞 暢通協同“高速路” 為破解傳統協同模式中信息滯后、指令傳遞慢等問題,該公司依托A類智能化礦井建設積累的技術成果,打造出覆蓋全礦的“智慧大腦”,為協同運行搭建起一條高效暢通的“高速路”。 “智慧大腦”借助5G+工業互聯網技術,實現采、掘、機、運、通等12個生產環節的數據實時交互,指令傳達的響應速度提升了60%。調度中心大屏上跳動的數據流,如同協同作戰的“指揮棒”,使礦井的運行效率與應急響應能力實現質的飛躍。 在前不久的暴雨預警中,生產調度指揮中心接到上級下達的撤人指令后,立即啟動“一鍵響應”模式,從迅速清空井下運輸線路,到逐點仔細核查撤離情況,數據通過物聯網終端實時回傳。從指令下達,到職工全部安全升井,整個過程僅僅用時40分鐘。這場“與時間賽跑”的撤離行動,成為協同機制高效運轉的有力見證。 技術賦能 夯實效能根基 在協同深化實踐過程中,該公司始終將技術創新作為關鍵“支點”,通過搭建協同平臺、攻克技術難題,撬動效能提升的“杠桿”。 安山煤礦生產與機電部門組成聯合攻關小組,針對順槽運輸系統冗長問題,創新實施“兩階段皮帶架縮減方案”,成功將運輸長度縮短65米。改造完成后,不僅實現運輸能耗與設備維護成本雙下降,還因減少煤柱損失,額外回收優質煤炭11萬噸,實現效率與效益雙贏。沙梁煤礦自動檢車平臺與井口閘機實現“芯片+攝像頭”智能聯動,從車輛駛入到閘機自動放行僅需15秒,實現“無人化”值守,同時將差錯率降至零,降低差錯率的同時,大大節約了人工成本。




榆北公眾號
榆北視頻號
榆北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