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中能公司以精準施策破解發展難題,以創新實踐激活內生動力,圍繞安全管理、技術突破、信息化建設三大核心領域深耕細作,交出一份亮眼答卷。
筑牢安全“生命線” 始終將安全管理置于首位,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立體化”安全管理體系。完成修訂150個崗位安全生產責任制、37項安全管理制度,形成“人人抓安全、事事講安全”的責任閉環。定期開展安全隱患排查治理專項行動,采用“動態檢查+靜態督查”相結合的方式,累計開展17次安全大排查,對井下作業面、機電設備、運輸線路等關鍵區域進行全方位“掃描”,整改率達100%。 創新開展“安全‘鏈’式反應-從承諾到守護的360°賦能”主題宣教活動,通過安全知識競賽、應急演練等活動,營造濃厚安全氛圍。截至目前,累計開展安全宣教活動32場次,覆蓋員工1000余人次,員工安全意識和應急處置能力顯著提升。 打造創新“強磁場” 創新推行“全員導師制”,選拔經驗豐富、技術過硬的老員工擔任導師,與新員工、青年技術人員結成“一對一”幫扶對子,形成16個課題組,600余個結對小組。截至目前,已培養單項技術能手100余名、技術骨干數十名,形成了“創新有平臺、成長有通道、發展有空間”的良好局面。 點燃增效“新引擎” 此外,積極踐行“四種經營理念”,以信息化建設為支撐,建立成本核算信息化體系,落地“降本增效30條措施”,上半年實現降本增效1000余萬元。通過搭建業財融合系統,形成集“預算+核算+采購”為一體的智能化平臺,涵蓋預算管理、采購計劃、庫存供應鏈等六個模塊,形成信息互通、數據互聯和管理集中等優勢,刪減重復需求計劃216項,庫存準確率達98%以上。
以技術創新為核心驅動力,成立“勞模創新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集聚一批在采礦、機電、通風等領域的技術骨干。其中,“薛志文勞模創新工作室”推行的13N1工作法,累計完成創新項目600余項,12項獲省級榮譽、18項榮獲陜煤集團榮譽,先后完成“綜采工作面智能化改造”等多項創新成果,有效提升礦井生產效率和安全保障能力。
全面梳理生產經營各環節,將信息化技術深度融入生產、管理、采購等全鏈條,通過搭建一體化信息管理平臺,完成產品倉監測監控系統、智慧礦區礦井側系統、11209、11212智能綜采系統、第三套智能快掘系統建設,實現數據實時共享、流程在線管控、決策科學高效。


榆北公眾號
榆北視頻號
榆北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