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能公司始終緊繃安全弦,在通防管理中形成“技能淬煉+智能防控+精細管理”的安全管理模式,實現上半年“零三違、零事故”,持續助力礦井生產安全。
從“合格”到“極致”的跨越
緊扣新頒布的《礦用自救器安全管理規定》,以“學標準、練硬功、驗真章”為抓手,創新“理論筆試+實操盲戴+應急演練”三維考評模式,累計組織8輪次全員考核覆蓋1000余人次,一次性通過率從年初的91%提至98.7%,35歲以下青年員工實現100%合格。推動設備管理實現“全生命周期護航”,對井下2000余臺自救器逐一建檔,從采購驗收、定期校驗到報廢更新全程跟蹤,確保每臺設備“健康上崗”。
從“被動整改”到“主動預警”的升級 按照“查死角、列清單、嚴銷號”的隱患整改要求,構建“班組日查+區隊周檢+中心月評”三級聯動機制,對37組風門、61道密閉實施編號管理、統一標準,使通風設施達標率躍升至95%以上。智能化技術的引入更讓隱患處置“提速增效”:380余處傳感器實時監測風量、風壓、瓦斯濃度等參數,異常情況自動預警,響應時間壓縮至15分鐘內。針對快掘、綜掘工作面的“一巷一策”管理要求,推廣使用“長壓短抽+自動控風”裝置,讓迎頭粉塵濃度降低50%以上。 從“達標”到“標桿”的進階 按照精細化管理主線,以“高標準、高要求”重塑工作生態,15項制度修訂實現流程閉環,32個責任區劃壓實管理顆粒度,智能監測點95%的覆蓋率織就全天候監管網絡,讓隱患排查從“事后處置”轉向“源頭防控”。人員培養上,“以師帶徒、以老帶新”機制激活人才引擎,通過實操練兵、技術比武淬煉專業能力,本科以上學歷技術人員占比超90%,形成“老骨干有傳承、新力量能攻堅”的梯隊格局。技術創新上持續破局,“通風網絡三維模型”打破傳統調度壁壘,實時模擬風流軌跡實現風量動態調配,利用率提升30%。



榆北公眾號
榆北視頻號
榆北抖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