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運維分公司錨定安全發展目標,統籌部署、精準施策,以“培訓強基、隱患排查、班組建設”為抓手,推動安全管理水平再升級。
“三維”培訓體系 筑牢安全意識 構建“理論筑基+實操淬煉+案例警示”三維培訓體系,以網絡架構、安全防護、系統運維等項目為主要內容,常態化開展理論考核。通過搭建仿真測試環境,模擬數據泄露場景,運用風險可視化模型動態演示攻擊路徑,將數據泄露從抽象概念變為“看得見的風險”。每周開展設備實操培訓,以交換機、服務器等設備為載體,從線纜排布到參數配置逐個“擊破”,累計完成技能強化培訓120余人次。 小保當智維中心依托班后會開展“煤礦事故警示教育”活動,結合崗位實際開展案例剖析、風險研判,并圍繞應急技能提升、設備操作、互保聯保等方面開展深入討論,形成合理化建議23條。 “雙軌”排查機制 精準管控風險 針對信息系統架構復雜、節點眾多、實時性強的特點,該公司以人工巡檢為基點,構建全時段、多維度的隱患排查網絡。運維人員每日沿標準化巡檢路線開展“打卡式”巡檢,實時更新《機房巡檢日志》,采用“紅黃藍”三色標簽標注隱患等級,形成“發現-錄入-整改-驗收”的閉環管理鏈條。累計發現機柜散熱異常、線纜老化等隱患23條,整改率達100%。 通過部署AI監測系統,200余臺網絡設備全天候監測,不間斷掃描網絡流量、端口狀態等數據,一旦觸發風險閾值自動推送預警至運維終端,實現“技術+管理”雙軌并行,隱患排查效率提升40%。 創建“標準”班組 夯實井下防線 “作業前須斷開上級饋電開關,執行‘停電、閉鎖、掛牌’制度,驗電、放電、接地后再作業……”這是運維工王祚作業前安全交底的一幕。該公司將安全規范細化到每個作業環節,制定16項量化操作標準,通過班前學習、實操演練等方式,讓安全規程轉化為員工的“肌肉記憶”。在“標準化作業班組”創建過程中,創新推出紅底白字“崗位風險作業卡”,將現場作業、應急處置等12類風險點以圖片、流程圖等可視化形式呈現,大幅降低人為誤操作風險。




榆北公眾號
榆北視頻號
榆北抖音號